華泰教育網學費多少,恒企教育跟華泰教育哪個好
- 编辑:5moban.com - 18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張氏父子的華泰汽車好像這樣一個靶子,被各種刀槍棍棒打的千瘡百孔。能雪中送碳的,似乎很少。
圖片來源:牛車網
媒體幾乎群起而攻之,業績造假、年報造假、員工欠薪、股權質押、司法凍結、基地停產、法人失信,等等,幾乎所有能想到的負麵信息,都出現在了華泰汽車的身上。確實,現在的華泰汽車各個經營指標都很差,主營業務衰退的厲害,造成了各種“並發症”。
牛車網編輯曾與華泰汽車張氏父子有過幾麵之緣。那時候是華泰汽車最輝煌的時候。在位於北京來廣營的華泰汽車大廈,樓下展示著華泰汽車高峰時期的力作——B11,號稱小賓利。
在位於北京北四環東路四元橋附近,有著全北京最貴樓盤之一合生霄雲路8號。在離這個樓盤不遠的四環旁邊,曾經是華泰汽車在北京的旗艦店,這也是80小張總加入華泰汽車後負責的第一個項目,那時候的小張總還是小鮮肉,臉上顯得有些稚嫩。
這個旗艦店集展示、銷售、維修於一體,但是又不同於傳統意義的4S店,麵積更小,更像是文化體驗中心的東西。當時,華泰汽車曾多次組織媒體到這個店裏參觀,而且許多活動也是在這裏舉辦。那時候,小張總還會經常露麵。
書法大師經常寫的一句話叫: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在華泰聖達菲、華泰特拉卡的火爆之後,少了全盤拿來主義的技術支持,華泰汽車在自主的道路上走的越來越迷茫。技術投資與實業投資一直是個單選題。更懂地皮和實業的老張總選擇了在重資產方麵發力。
在汽車行業井噴的幾年,華泰到處拿地,利用汽車行業這個金子招牌,圈下了大量的土地,甚至還有煤礦,成本低到無法想象,代價也僅僅是承諾地方政府在未來幾年達到怎樣的企業規模,解決多少的就業,納稅多少。
即便是國內車企單一品牌轎車銷量冠軍的一汽-大眾(不含奧迪)在國內也隻有五個生產基地,而華泰汽車已經有四大生產基地(國內),從2018年銷量數據來看,兩者相差大約7倍,一個隻有20多萬,一個有140多萬。但是土地儲備上,華泰汽車單鄂爾多斯地塊,就超過6000畝。
工廠探訪
牛車網編輯就近探訪了華泰汽車位於天津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天津生產基地位於高新技術開發區高新五路北側,總麵積為507畝,麵積並不是很大,周邊也比較蕭條,道路很少有車駛過。
位於工廠北麵的空地上,停了上千輛華泰新能源車。牛車網編輯仔細查看了場地上的新能源車,都是已經上了牌照的車。雖然是新能源車,但是由於上牌時間比較早,許多車還是藍牌的狀態。其中有大批綠牌的比較新的路盛S1 EV160和E70 edrive、聖達菲EV260等,續航裏程隻有可憐的155公裏(NEDC)和230公裏。
可以看到其中許多車輛是順客和軒軒出行的車。
軒軒出行是華泰汽車在天津市場推出的一款出行產品,在2018年上半年運營的有聲有色,但是從下半年開始就爆出不發公司、收回車輛等問題。軒軒出行的法人是華泰汽車天津公司的負責人。
整個停車場停了大約1000多輛華泰新能源汽車,停車場內還有維護人員來回走動。大門緊鎖,有一個看門的大爺,在悠閑地喝茶。
圖片來源:牛車網
車場東麵還有兩輛燒毀的汽車,具體原因不詳。
與這個停車場一路之隔的是華泰汽車天津工廠。
諾大的工廠幾乎沒有人在走動。中午到了午飯時候,也沒有其他工廠那樣熙熙攘攘的吃飯人群,隻有三三兩兩的保安在門口聊著天。
保安還是非常警惕的,看到有人靠近會騎車上前詢問情況。
從工廠中間的流水線窗口看過去,生產線上還是排滿了車,但是都是停止的狀態。可見生產線已經停止。
在工廠背麵的停車場,也停著一些已經上牌的新車。車輛居然都是藍牌,說明也有段時間了。
小張總曾在17年底舉辦過一次媒體活動,邀請媒體參觀了該工廠。此時的工廠與一年多以前熱火朝天的工廠氛圍已經完全不同。
工廠北麵是一片蘆葦蕩,東麵是一處停工的爛尾樓,西麵是一條水溝。加上蕭條的廠區,像極了熱門美劇《切爾諾貝利》的場景。
深陷泥潭的華泰汽車
華泰汽車今年開始深陷被執行的深潭。由於多方債權人共同起訴華泰方麵,華泰也無力招架如此多的債務糾紛,其資產包括債券等,早已經被凍結。無力償還各類借款的華泰汽車多個子公司被告上了法庭。
由於判決生效後並未履行給付義務,多地法院將天津華泰、歐意徳發動機等公司的法人苗小龍列上了限製消費令名單。
其他家人,包括張秀根、張宏亮、苗玉莉等都沒有相關限製。
苗小龍是小張總的舅舅,也就是張秀根的小舅子。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的“罪”
牛車網搜索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苗小龍的信息,通過公司名稱可以判斷,至少有40條以上的限製消費令。
其中包括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人民法院、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鄂爾多斯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多家法院的限製消費令。
其中牛車網所探訪的天津華泰汽車車身製造有限公司的上遊公司可以追溯到華泰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為苗小龍,但是投資人2018年12月由張秀根和張宏亮變更為張秀根和苗小龍。
急救隊員富力地產現身
對於“身陷囹圄”的華泰汽車來說,跟富力的合作是個好消息。
盡管富力地產派出了一個副總經理李國棟進行簽約,華泰汽車仍然表現出了足夠的誠意,由張宏亮總親自與出馬。按照富力地產高管團隊簡介來看,李國棟並沒有在24人的高管名單裏。可能對於富力地產來說,這樣的合作目前並沒有太重大的意義或者很直接的影響,更多的是一個姿態。
簽約後,富力的高負債率被曝光。相比於地產行業,造車行業需要的錢也不少。要想加入新能源車的造車行列,門票至少上百億。希望富力能認真對待與華泰合作造車這件事,也希望華泰借此能有足夠的資本在絕處逢生。
華泰的翻身之機
目前的華泰汽車需要的也是必須的是做減法。曾經盲目擴張的代價就是現在的負債累累。但是減法也不是那麽容易,像鄂爾多斯地塊就麵臨著政府收回的麻煩。盡管法院判決已經下達,政府無權收回地塊,但是當初許諾的投資承諾並沒有完成這是事實。目前來看,融資很難、出售土地很難,有價值的是造車資質和技術儲備。新能源的機遇稍縱即逝,不僅要麵臨傳統車企的競爭,還要有越來越多新勢力的挑戰。小張總要做的是找準一個主業,找準一個方向,趕快行動起來。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